门巴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
日 期:2015-06-11 11:04 来 源:易安居吉祥网
门巴族人普遍信藏传佛教,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,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,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,门巴族人民淳朴善良、热情好客,你知道门巴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吗?马上来看看易安居笔下的门巴族民族风情吧!
门巴族简介
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、林芝、错那等县。“门巴”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。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无文字。多通晓藏语,通用藏文。
门巴族聚居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,峰峦重叠,原始森林茂密。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、墨脱一带急转南下,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,气候温和,雨量丰富,四季常青,被誉为“青藏高原上的江南”。过去,由于山川阻隔,对外交通十分困难,外界人很难涉足境,令人们十分向往。
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,流传久远。其中以“萨玛”酒歌和“加鲁”情歌最为奔放、动人。著名的诗歌集《仓央嘉措情歌》为六世纪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。
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,兼营畜牧业、林业。
门巴族人民生活在西藏高原的门隅地区,自古就与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公元823年设于拉萨大昭寺前的“甥舅和盟碑”记载中提到的孟族,就包括门巴族,门巴族的先民,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玛拉山区繁衍生息,与藏、培巴等民族长期相处。早在公元7世纪,吐蕃王朝的疆域就包括这里。门巴是这里的土著。在门巴族的发展中,吸收了藏族的血缘。13世纪,门隅作为西藏的一部分,正式归入中国版图。17世纪中叶以后,门巴族一直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府的统治之下。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,也兼营畜牧和狩猎。在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,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,采用刀耕火种的落后的生产方式,生活非常贫困。1959年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,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一起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门巴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。
门巴族的传统节日
大年
西藏自治区珞瑜地区墨脱、梅楚卡一带门巴族的大年于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举行,节期为五天左右。节前,各家各户普遍酿制白洒、包谷洒、鸡爪谷酒、青稞酒。准备充足的猪肉、牛肉和羊肉。还要炸江米果子和用薄石板烤烙荞麦饼。除夕前两天,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,待天黑时把垃圾倒到三岔路口,以示送旧迎新,全年吉祥。之后,在房屋中墙上画上“吉样徽”。初一、早晨背回“吉祥水”,全家着新衣,吃团圆饭。初一一般不外出做客,绝对禁止扫地,不能说不吉祥的话。从初二开始正式拜年,亲朋好友相互做客。晚上在村寨周围燃起熊熊篝火,青年男女和小孩围着篝火唱歌、跳舞,饮酒欢乐,直到天亮。节日期间还要聚集一起唱欢乐明快的“萨玛”酒歌,或相互祝福祈祷,或赞美主家房屋、牲畜、农具等。还要跳假面宗教舞,演员们戴上各种动物面具,反披动物皮,在锣钹的伴奏下欢跳。
小年
西藏自治区墨脱、梅楚卡、巴加西仁和更仁一带门巴族小年于每年藏历11月1日举行。因正值农闲时期,一般过15天左右。
节前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充足的烤白酒、包谷酒、鸡爪谷酒和青稞酒以及猪、羊、牛肉。同时,还准备上等大米,炸江米面果子,用石板烤烙荞麦饼。小年除夕,把屋内外打扫干净,待太阳落山时把垃圾倒弃在三岔路口,意在送旧迎新,以求全年吉祥如意。除夕夜,全家守夜不睡,准备各种供品和全家人的节日新装。深夜,人们要去河边背“吉祥圣水”,如果在鸡叫第一遍能打到“吉祥圣水”,便高声欢呼,意味着全年大吉大利。全家人要用“吉祥圣水”洗脸、烧茶、做饭。然后换上新装围坐吃年饭。年初一,日一般不外出做客,更不能扫地倒土。大人还要教育和提醒男孩子不要乱串门,如果年初一哪家牛要生犊,男孩去了,认为生小公牛,人家不高兴,如果女孩去了,就会生小母牛,生小母牛意味着招财进宝;全家和邻居都很高兴。
从初二开始相互拜年祝贺。按传统习惯各户都要分别邀请全村各户的人(一个村子一般为七、八户)到家中做客,要招待中午和晚上两餐饭酒。夜晚在村寨四周燃起篝火,全村人围着闪闪跳跃的火焰,跳舞、饮酒、唱歌,尽情高歌反映民族中活、狐意志和愿望的“萨玛”(酒歌),欢唱反映男女之间爱情的“加鲁”(情歌),形式行合唱、对唱,也有领唱。十一月五日还要进行射箭比赛。
晒佛节
“晒佛节”,又称瞻佛节和浴佛节,多数藏族地区于每年的二月初或四月与六月中旬举行,具体日期各寺不同,门巴族也有过晒佛节的习惯。所谓“晒佛”,就是把寺院里珍藏的巨幅锦缎织绣佛像,抬出来(平时是卷起来收藏保护的)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及广大信众面前,让善男信女观瞻膜拜。
传招大法会
传招大法会(有的译为“传昭”)是藏教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明永乐七年(1409年),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。佛祖释加牟尼在天竺舍卫地方,于藏历火龙年(公元前511年)正月初一至十五,与外道师斗法,比赛神变,最后获胜,节日里首先是讲经,过后到了正月十五灯节,达到高潮。十八日至二十三日,数百名青年身穿古代骑士服装,手执经幡和兵器,结队策马巡游闹市,并于广场展开群众性文体活动。二十四日抛撒祈愿驱鬼。
雀可节
雀可节是西藏自治区错那县门巴族民间农祀节日,每年藏历七、八月份择日举行,节期三至五天,目的是预祝农业丰收。节日期间每个村子都要请一、两个红教喇嘛来念经,全村的男女老少要跟着喇嘛绕庄稼地一周,大家共同祈求老天雨顺风调,不遭虫害。在喇嘛到村子里念经祈祷期间,村子要派一个人到喇嘛家干活,作为喇嘛为村民服务的报酬。门巴族虽主要信仰藏传佛教,但还有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残余,雀可节便是多神崇拜的表现。
门巴族的风俗习惯
门巴族日常生活习俗
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,狩猎时自愿结伙,公推首领,首先击中猎物者,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,其余人均一份。狩猎结束后,将肉割好、烤熟背回。如果猎物很多,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,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,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。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,无论相识与否,都要赠达一份猎物,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。
门巴族好客,凡有客至,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,并做好米饭、炖肉款待。宴请客人时,主妇要站立一旁,为客人斟酒,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。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,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。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。
门巴族一部分人不吃鸡、鸡蛋、马肉、狗肉、驴肉和猴子肉。家里有了病人,要在大门口压上带刺的树枝,外人来了就不进去。
门巴族的婚俗
门巴族婚礼饶有风趣,婚礼前,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,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。新娘进屋后,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,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,以考验男方的诚意。新郎家要献哈达、陪话,不断增加酒肉,直到舅舅满意后,才能开怀畅饮。婚宴上,新郎、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,客人还要求新郎、新娘互敬对饮,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,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。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。
门巴族的食俗
门巴族日食三餐,有些地区主食糌粑。门达旺地区、错那县、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。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。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,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。肉类以牛、黄牛肉居多,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;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。
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,品种有南瓜、黄瓜、白菜、西红柿、洋白菜、辣椒、非菜等。
门巴族善用鸡爪谷、玉米、高粱等粮食酿酒。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,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,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。
门巴族的服饰
门巴族的服饰受藏族影响较大,男女都穿氆氇袍,腰间都系红氆氇腰带,很像藏装,但衣着比藏装短小。他们胸前挂“噶乌”——一个内装佛像及经卷的金属护身盒,这也同藏族的习俗很相近。由于地处亚热带,男女一般都穿长短两种上衣。妇女喜欢身披羊皮或牛犊皮,梳长辫,胸前佩戴松耳石、红珊瑚、玛瑙等串成的饰品,戴手镯、戒指。女子的内衣颜色多样,为圆口套头式。男子多穿氆氇袍和绛红色的长袍,腰间都挂一把砍刀,头戴一种叫做“拔耳甲”的帽子,帽边在额头上方有个缺口。
门巴族的居住
门巴族因为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低而热的谷地,所以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子。住房一般都是就地取材,用木头、竹子、草、石块等建盖,既简单又适用。房屋多半是木顶、竹顶或草顶的两层小楼,外有晒台,用木板、石块或竹篱笆做墙。屋顶为人字形,上层住人,下层关牲畜。晚上睡觉时,在室内地板上铺上粗毛毯或者兽皮,和衣而卧。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但方言差别较大。多数门巴人都能讲藏语。门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,通用藏文。
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,十几户、几十户的村落,往往分几个居民点。房屋结构因气候差别而略有不同。
门隅一带的住房用石头砌墙,“人”字形屋顶上覆盖木板,加压石板。房屋多为木顶、竹顶或草顶的两三层阁楼。以石块、木板或竹篱筑墙,屋顶多为“人”字形。上层放草和秸秆;下层关牲畜;中层则是一家人的居所。
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,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,人字形房顶,用蕉叶或木板覆盖,再用石板压顶。所有建筑门都朝东,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,是吉祥如意的象征。
门巴族的丧葬
门巴族的丧葬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,就葬式看,有土葬、水葬、火葬、天葬和崖葬,还有屋顶葬和屋底葬;有一次葬,也有二次或三次葬型的复合葬。其丧葬过程更是礼仪繁缛,活动甚多。门巴族丧葬的复杂性,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门巴族在看待和选择葬式上观念殊异。
葬式的选择不同,但在出殡前对尸体的处理以及仪式却基本一致:人亡后,将尸体用绳子或死者腰带捆缚,并腿屈膝或蹲式,双手交叉胸前,男性死者左手靠胸、女性死者右手胸,状似胎儿。为死者设置灵位,摆放供品,停尸数日。停尸期间,请喇嘛念经做法事,择定安葬方式、出殡时辰和葬地方位,并确定背尸人和尸体出屋方向。
在多种葬式中,土葬和水葬是最普遍的,为一般群众所采用。火葬、天葬、崖葬多为富裕户、头人、喇嘛等采用。屋顶葬、屋底葬仅适用于夭折的未成年孩子。
门巴族的禁忌
墨脱门巴族认为一个月的五、十、十五、二十五、三十日为“丧葬日”,这些日子里不能介绍婚姻,禁止人们下地劳动,禁止上山打柴和下河抓鱼,亦不准杀牲,只能在家干家务劳动。
猎人出行猎前三天,家里不能煮酒,外人不能进屋。
家里人出远门旅行或交换,当天不能扫地,违反了认为人畜不能平安,交换也不顺利。
家里有人患病,要在门口插上有刺的树枝以示外人莫入,以免把鬼带进加重病情。半夜里忌讳听见狗叫鸡叫,公鸡叫预兆不吉利,办事不顺利;蛇钻进屋里或者看见死蛇则认为预兆不好。
有些地方对男女婚配属相有忌讳,如鼠和马、牛和羊、狗和龙、猪和蛇、猴和虎等属相碰在一起的男女不能婚配。认为人逢十二、二十五、三十七、四十九、六十一、七十三、八十五的年岁可能会遇上灾难。门巴族称这些年龄“嘎”。
新娘出嫁,新郎入赘行至途中,忌讳遇上背空筐或空水筒的人,如回避不了,预示婚后不祥。
门巴人不杀生,尤忌杀牛,认为牛劳苦一生,还供人奶食,杀它觉得残忍,往往任其老死。
门巴族家中来了客人,不能从客人面前走过,必须从客人身后绕行。晚上要等客人睡下,主人再睡。
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、林芝、错那等县。“门巴”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。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无文字。多通晓藏语,通用藏文。
门巴族聚居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,峰峦重叠,原始森林茂密。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、墨脱一带急转南下,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,气候温和,雨量丰富,四季常青,被誉为“青藏高原上的江南”。过去,由于山川阻隔,对外交通十分困难,外界人很难涉足境,令人们十分向往。
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,流传久远。其中以“萨玛”酒歌和“加鲁”情歌最为奔放、动人。著名的诗歌集《仓央嘉措情歌》为六世纪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。
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,兼营畜牧业、林业。
门巴族人民生活在西藏高原的门隅地区,自古就与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公元823年设于拉萨大昭寺前的“甥舅和盟碑”记载中提到的孟族,就包括门巴族,门巴族的先民,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玛拉山区繁衍生息,与藏、培巴等民族长期相处。早在公元7世纪,吐蕃王朝的疆域就包括这里。门巴是这里的土著。在门巴族的发展中,吸收了藏族的血缘。13世纪,门隅作为西藏的一部分,正式归入中国版图。17世纪中叶以后,门巴族一直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府的统治之下。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,也兼营畜牧和狩猎。在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,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,采用刀耕火种的落后的生产方式,生活非常贫困。1959年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,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一起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门巴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。
门巴族的传统节日
大年
西藏自治区珞瑜地区墨脱、梅楚卡一带门巴族的大年于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举行,节期为五天左右。节前,各家各户普遍酿制白洒、包谷洒、鸡爪谷酒、青稞酒。准备充足的猪肉、牛肉和羊肉。还要炸江米果子和用薄石板烤烙荞麦饼。除夕前两天,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,待天黑时把垃圾倒到三岔路口,以示送旧迎新,全年吉祥。之后,在房屋中墙上画上“吉样徽”。初一、早晨背回“吉祥水”,全家着新衣,吃团圆饭。初一一般不外出做客,绝对禁止扫地,不能说不吉祥的话。从初二开始正式拜年,亲朋好友相互做客。晚上在村寨周围燃起熊熊篝火,青年男女和小孩围着篝火唱歌、跳舞,饮酒欢乐,直到天亮。节日期间还要聚集一起唱欢乐明快的“萨玛”酒歌,或相互祝福祈祷,或赞美主家房屋、牲畜、农具等。还要跳假面宗教舞,演员们戴上各种动物面具,反披动物皮,在锣钹的伴奏下欢跳。
小年
西藏自治区墨脱、梅楚卡、巴加西仁和更仁一带门巴族小年于每年藏历11月1日举行。因正值农闲时期,一般过15天左右。
节前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充足的烤白酒、包谷酒、鸡爪谷酒和青稞酒以及猪、羊、牛肉。同时,还准备上等大米,炸江米面果子,用石板烤烙荞麦饼。小年除夕,把屋内外打扫干净,待太阳落山时把垃圾倒弃在三岔路口,意在送旧迎新,以求全年吉祥如意。除夕夜,全家守夜不睡,准备各种供品和全家人的节日新装。深夜,人们要去河边背“吉祥圣水”,如果在鸡叫第一遍能打到“吉祥圣水”,便高声欢呼,意味着全年大吉大利。全家人要用“吉祥圣水”洗脸、烧茶、做饭。然后换上新装围坐吃年饭。年初一,日一般不外出做客,更不能扫地倒土。大人还要教育和提醒男孩子不要乱串门,如果年初一哪家牛要生犊,男孩去了,认为生小公牛,人家不高兴,如果女孩去了,就会生小母牛,生小母牛意味着招财进宝;全家和邻居都很高兴。
从初二开始相互拜年祝贺。按传统习惯各户都要分别邀请全村各户的人(一个村子一般为七、八户)到家中做客,要招待中午和晚上两餐饭酒。夜晚在村寨四周燃起篝火,全村人围着闪闪跳跃的火焰,跳舞、饮酒、唱歌,尽情高歌反映民族中活、狐意志和愿望的“萨玛”(酒歌),欢唱反映男女之间爱情的“加鲁”(情歌),形式行合唱、对唱,也有领唱。十一月五日还要进行射箭比赛。
晒佛节
“晒佛节”,又称瞻佛节和浴佛节,多数藏族地区于每年的二月初或四月与六月中旬举行,具体日期各寺不同,门巴族也有过晒佛节的习惯。所谓“晒佛”,就是把寺院里珍藏的巨幅锦缎织绣佛像,抬出来(平时是卷起来收藏保护的)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及广大信众面前,让善男信女观瞻膜拜。
传招大法会
传招大法会(有的译为“传昭”)是藏教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明永乐七年(1409年),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。佛祖释加牟尼在天竺舍卫地方,于藏历火龙年(公元前511年)正月初一至十五,与外道师斗法,比赛神变,最后获胜,节日里首先是讲经,过后到了正月十五灯节,达到高潮。十八日至二十三日,数百名青年身穿古代骑士服装,手执经幡和兵器,结队策马巡游闹市,并于广场展开群众性文体活动。二十四日抛撒祈愿驱鬼。
雀可节
雀可节是西藏自治区错那县门巴族民间农祀节日,每年藏历七、八月份择日举行,节期三至五天,目的是预祝农业丰收。节日期间每个村子都要请一、两个红教喇嘛来念经,全村的男女老少要跟着喇嘛绕庄稼地一周,大家共同祈求老天雨顺风调,不遭虫害。在喇嘛到村子里念经祈祷期间,村子要派一个人到喇嘛家干活,作为喇嘛为村民服务的报酬。门巴族虽主要信仰藏传佛教,但还有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残余,雀可节便是多神崇拜的表现。
门巴族的风俗习惯
门巴族日常生活习俗
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,狩猎时自愿结伙,公推首领,首先击中猎物者,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,其余人均一份。狩猎结束后,将肉割好、烤熟背回。如果猎物很多,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,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,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。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,无论相识与否,都要赠达一份猎物,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。
门巴族好客,凡有客至,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,并做好米饭、炖肉款待。宴请客人时,主妇要站立一旁,为客人斟酒,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。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,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。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。
门巴族一部分人不吃鸡、鸡蛋、马肉、狗肉、驴肉和猴子肉。家里有了病人,要在大门口压上带刺的树枝,外人来了就不进去。
门巴族的婚俗
门巴族婚礼饶有风趣,婚礼前,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,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。新娘进屋后,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,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,以考验男方的诚意。新郎家要献哈达、陪话,不断增加酒肉,直到舅舅满意后,才能开怀畅饮。婚宴上,新郎、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,客人还要求新郎、新娘互敬对饮,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,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。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。
门巴族的食俗
门巴族日食三餐,有些地区主食糌粑。门达旺地区、错那县、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。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。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,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。肉类以牛、黄牛肉居多,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;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。
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,品种有南瓜、黄瓜、白菜、西红柿、洋白菜、辣椒、非菜等。
门巴族善用鸡爪谷、玉米、高粱等粮食酿酒。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,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,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。
门巴族的服饰
门巴族的服饰受藏族影响较大,男女都穿氆氇袍,腰间都系红氆氇腰带,很像藏装,但衣着比藏装短小。他们胸前挂“噶乌”——一个内装佛像及经卷的金属护身盒,这也同藏族的习俗很相近。由于地处亚热带,男女一般都穿长短两种上衣。妇女喜欢身披羊皮或牛犊皮,梳长辫,胸前佩戴松耳石、红珊瑚、玛瑙等串成的饰品,戴手镯、戒指。女子的内衣颜色多样,为圆口套头式。男子多穿氆氇袍和绛红色的长袍,腰间都挂一把砍刀,头戴一种叫做“拔耳甲”的帽子,帽边在额头上方有个缺口。
门巴族的居住
门巴族因为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低而热的谷地,所以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子。住房一般都是就地取材,用木头、竹子、草、石块等建盖,既简单又适用。房屋多半是木顶、竹顶或草顶的两层小楼,外有晒台,用木板、石块或竹篱笆做墙。屋顶为人字形,上层住人,下层关牲畜。晚上睡觉时,在室内地板上铺上粗毛毯或者兽皮,和衣而卧。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但方言差别较大。多数门巴人都能讲藏语。门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,通用藏文。
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,十几户、几十户的村落,往往分几个居民点。房屋结构因气候差别而略有不同。
门隅一带的住房用石头砌墙,“人”字形屋顶上覆盖木板,加压石板。房屋多为木顶、竹顶或草顶的两三层阁楼。以石块、木板或竹篱筑墙,屋顶多为“人”字形。上层放草和秸秆;下层关牲畜;中层则是一家人的居所。
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,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,人字形房顶,用蕉叶或木板覆盖,再用石板压顶。所有建筑门都朝东,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,是吉祥如意的象征。
门巴族的丧葬
门巴族的丧葬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,就葬式看,有土葬、水葬、火葬、天葬和崖葬,还有屋顶葬和屋底葬;有一次葬,也有二次或三次葬型的复合葬。其丧葬过程更是礼仪繁缛,活动甚多。门巴族丧葬的复杂性,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门巴族在看待和选择葬式上观念殊异。
葬式的选择不同,但在出殡前对尸体的处理以及仪式却基本一致:人亡后,将尸体用绳子或死者腰带捆缚,并腿屈膝或蹲式,双手交叉胸前,男性死者左手靠胸、女性死者右手胸,状似胎儿。为死者设置灵位,摆放供品,停尸数日。停尸期间,请喇嘛念经做法事,择定安葬方式、出殡时辰和葬地方位,并确定背尸人和尸体出屋方向。
在多种葬式中,土葬和水葬是最普遍的,为一般群众所采用。火葬、天葬、崖葬多为富裕户、头人、喇嘛等采用。屋顶葬、屋底葬仅适用于夭折的未成年孩子。
门巴族的禁忌
墨脱门巴族认为一个月的五、十、十五、二十五、三十日为“丧葬日”,这些日子里不能介绍婚姻,禁止人们下地劳动,禁止上山打柴和下河抓鱼,亦不准杀牲,只能在家干家务劳动。
猎人出行猎前三天,家里不能煮酒,外人不能进屋。
家里人出远门旅行或交换,当天不能扫地,违反了认为人畜不能平安,交换也不顺利。
家里有人患病,要在门口插上有刺的树枝以示外人莫入,以免把鬼带进加重病情。半夜里忌讳听见狗叫鸡叫,公鸡叫预兆不吉利,办事不顺利;蛇钻进屋里或者看见死蛇则认为预兆不好。
有些地方对男女婚配属相有忌讳,如鼠和马、牛和羊、狗和龙、猪和蛇、猴和虎等属相碰在一起的男女不能婚配。认为人逢十二、二十五、三十七、四十九、六十一、七十三、八十五的年岁可能会遇上灾难。门巴族称这些年龄“嘎”。
新娘出嫁,新郎入赘行至途中,忌讳遇上背空筐或空水筒的人,如回避不了,预示婚后不祥。
门巴人不杀生,尤忌杀牛,认为牛劳苦一生,还供人奶食,杀它觉得残忍,往往任其老死。
门巴族家中来了客人,不能从客人面前走过,必须从客人身后绕行。晚上要等客人睡下,主人再睡。
上一篇:毛南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 下一篇:蒙古族的传统节日
相关阅读
- 1喜木火的人2025年开始转运,五行喜木火的人2025年运势
- 22025火运年什么事业最旺,2025年最旺的行业盘点
- 3土命遇到2025年火运,土命的人2025火运年运势怎么样
- 4水命遇到2025年火运,水命之人2025年运势怎么样
- 52025火运是最不吉利的一年吗,2025年走火运生肖
- 62025躲春期间的禁忌,2025年躲春需要注意什么
- 72025猪狗躲春如何躲,2025年属猪和属狗的怎么躲春
- 82025年凶星犯煞对照表,2025年的凶星都有哪些
- 92025年躲星时间表及躲星方法,蛇年躲星的忌讳和讲究
- 102025之后连续的三个闰年,2025年之后哪三年是连续闰年
- 112025闰六月吉利吗,2025年的闰六月好不好
- 122024年还太岁的生肖,2024年哪个属相需要还太岁